top of page
領袖園地
要改,但不要錯判
社會局勢不穩無疑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這不正是人們尋求心靈得安慰和出路的時刻,那麼為何堂會聚會的人數不升反跌呢?也許是堂會未能提供人們所需吧!堂會未能履行應有的使命及滿足會眾的需要或許才是真正的原因。這就是說堂會失去了屬靈的吸引力,令人卻步!若是真的話,以社會的事件作為病因便是錯判。
Jessica Yip
2020年1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反修例運動與教會牧養」問卷調查研究初步報告
今次問卷使用雪球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結果參加者由較多民主派和年輕的信徒組成,可能未能反映具代表性的教會實況,這是今次研究的限制。可是,我們希望此研究能幫助肢體對教會和信徒在這段時間的經歷有更多了解。我們希望在短期內有更深入的分析,特別就不同年齡和政見組別作更詳盡的報告,同時亦對比早前焦點小組研究結果作探討和回應。
Jessica Yip
2019年12月2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轉變,是要把握機會
教會內存在異見不再陌生,只是有些會眾不想公開宣示自己的立場,即或不同意其他人的看法,亦只會保持緘默;而較激烈的,雖不至於作出對立的行動,但言談間有一定的張力。有些家庭也有類似情況,父母子女意見不同,縱然沒有衝突,但亦存在隔膜。各種環境因素都顯示出我們要疏理自己的情緒、解決衝突,這也正是教牧牧養的好時機。
Jessica Yip
2019年12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逆境領導
轉向留心人的善與美,可以改變的微小事情,並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看到神在意我們「成為」(becoming)怎樣的一個人。社會運動是一種歷練。不論你站在最前線,或只是留心時局對你的影響,若能謙卑下來,不是問神我可以做甚麼,而是我可以學會甚麼。也許,神會讓你變得更成熟,由偏向功能性的做事(doing),轉向看重如何成就神的旨意。近日,當環視四周身處峰煙之地的人民,我們會多了一份同理心。對於未來,或會變好,或會變壞,沒有人可以預計。但現在的準備,卻可以成為應對更惡劣環境的裝備。
Jessica Yip
2019年12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二〇四七:是教會大限?是大機會?
由「佔中」到「反修例」,被訪牧者醒覺到二〇四七的重要性、政教的複雜性、範式的轉變和撕裂下的祝福。他們在壓力中仍舊持守道德感召和屬靈勇氣,反省二〇四七,從中發現要重整、拉闊、強化信仰和神學,堅持使命,培養弟兄姊妹帶著靈力服侍世人。在討論過程中,牧者探索普世教會及範式轉變的一些方向,其實是在建造神學。
Jessica Yip
2019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Jessica Yip
2019年12月9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開放教會的爭議
同工要聆聽不同政見肢體的意見,然後再作討論。開放堂會更要面對處理靈性層面的困難。其實很多弟兄姊妹不介意「來賓」是藍是黃,他們在意的是教會怎樣去安慰來賓的心。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側重實際層面,為許多的事務思慮煩擾便容易忽略人心靈上的需要。但要牧者去判斷對方是實際還是靈性的需要大些,已是很大的考驗。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教會中沉默的小眾
沉默小眾對教會牧者和肢體都帶來不同的應對和挑戰。第一,牧養本是不分政治光譜的,對沉默信徒的抽離,牧者難有合宜的牧養辦法。第二,面對信徒間的不同政見,牧者應如何協助雙方冷靜並搭建溝通橋樑?第三,牧者礙於身份,縱然想參與社會行動表達個人意見,但亦因要顧及持不同政見會眾的感受,不能隨便響應、暢所欲言。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2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預備步入深秋,建立受苦心志
「在凱撒的劍下」(Under Caesar's Sword)是一項全球性的研究,學者專家到廿五個基督徒被欺壓得最嚴峻的國家,了解信徒如何應對;加上西方一些受到同類迫害地區的信徒所經歷的處境,匯集分析,發現受逼迫的信徒都積極地為主而活。他們的策略包括:尋求生存、聯合力量、頑強抗衡等三大取向。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明日之後
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夫婦的關係是要互相認同和尊重的,當中最重要有愛,愛令人不擔憂。有時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或許不理性,但子女可接受這些出於愛的提醒嗎?同樣地,父母可體諒子女的訴求嗎?這一切都是出於愛裡的包容,為了維持彼此的關係。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1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反修例運動下的牧養反思
畢竟,這場運動對教會是一種磨練,也讓信徒醒覺是時候建立新的視野,不再只是享受和讚美神的榮耀,而是具體實踐聖經的教導,例如學效耶穌面對苦難的榜樣,在試煉中明辨真道,以找回信心與盼望。
Jessica Yip
2019年11月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在這時勢下怎樣去牧養?
不管怎樣,同工、信徒領袖和弟兄姊妹就是有不同需要,各人都想得到牧養,那麼,牧者可以宣講甚麼?安慰、盼望的信息是必然的,但是否就停在這裡?當然不是!牧者應著眼如何應用真理的原則於今日的處境,這些原則都是有教導性的。聖經有不少篇幅是信徒和社會互動的記載。當然可能仍會有會眾不認同牧者的理解,但從正面看,牧者至少提供了一個與會眾共同研經的經會。會眾是否應把握這個機會呢?
Jessica Yip
2019年10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時代的轉折點:由「反修例」到反思信仰與牧養
上個月我們組織了一些焦點小組,請教牧同工分享他們教會面對「反修例」的衝擊時,出現的問題以及回應方法。
到底教會有是否發生「撕裂」?這場社會運動對教會有何影響?對教牧同工來說,最大的壓力又是甚麼?面對當前處境有沒有解決「良方」?讀神學或會涉獵其他國家、文化、時代的信仰反思及神學著作,但此刻我們需要從處境出發,較全面地認識教會所面對的難題。
總體來說,對教會來說「反修例」所引發的問題是全新的經驗。同一宗派、同一規模、同一地區的教會面對的問題都不同。同工的取態、信徒領袖的立場、彼此的關係都影響著教會的狀況。往後,研究團隊會就著當中的發現,逐一分析相關議題,反思信仰實踐,共尋出路。
Jessica Yip
2019年10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紛亂中的調適領導
適應性領導力講求良好的人際關係、領袖有否健的自我形象。作領袖的,情緒管理固然重要,但平日的品格、跟團隊的關係,也影響危機當前時,團隊是否願意信任你,為你和公司多走一步。我們往往以為問題多是來自組織、環境等,這看法只對了一半,另一半其實是人的問題。
Jessica Yip
2019年10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對話中聆聽自己
今日我們由接收訊息到思考方法都傾向兩極化:只看同一立場的媒體報導;只接受認同我意見的人做朋友,不同意見者則被妖魔化,繼而割席。而網絡世界更會幫助我們篩選自己喜歡的媒體與資訊,於是,我們的資訊世界只剩下跟我立場一致的訊息,偏見形成了還自以為很客觀、很全面。期望突破隔閡,先要由聆聽自己出發。
Jessica Yip
2019年9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使人和好的領導
被信徒詢問政治立場,牧者、領袖雖然不能含混其詞,但也要細察環境和對象才作回應。對自己未能掌握的問題,便不應說中立,而是要表達個人理解仍不足夠,願意和大家一同摸索探討。領袖不一定要直接說明自己的立場,可叫對方先表達,然後一齊看清問題。若估計對方能接納不同立場的,便可稍微溫和地表達,不然,則可告訴對方你和他的看法不太相同,然後慢慢找時間來看聖經的原則,那麼,一方面可保持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到牧養。
Jessica Yip
2019年9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水晶球碎了
教會所塑造的美好世界是否也如水晶球般被打碎了?公義、合一、愛與包容都被加上各種前設,基督的道理都加上了附帶條件。於是,站在某一立場的便被投訴為偏頗,不表達立場的便被看為懦弱,不談時局的便被評為「離地」。我們以互相批評代替彼此相愛,以訛傳訛代替辨明真理,以驕傲自義代替謙卑聆聽。
Jessica Yip
2019年9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複雜多變中作決定
也許我們不要只把「禱告尋求」放在口邊,而是認真地以禱告與思考並行,雙線培育直覺判斷,以便在關鍵時刻能作合宜回應。
Jessica Yip
2019年8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真的有平安嗎?
作領袖的,如何助弟兄姊妹宣泄情緒,釋放憤怒?如何將憂慮在禱告中交託給神?又將信心放回歷史的主身上呢?真實、到位的牧養是讓弟兄姊妹回到神那裡得平安!
Jessica Yip
2019年8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